早春答吳二彥家

茸茸新綠上蘭苕,候轉東風淑氣饒。 採筆爾應千象緯,白頭吾且醉春宵。 求丹有訣探靈勝,置驛無心到市朝。 聖世盡收天下士,築臺何但數燕昭。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茸茸:形容草木初生時細軟的樣子。
  • 蘭苕:蘭草的莖。
  • 候轉:季節轉換。
  • 淑氣:溫和的氣候。
  • 採筆:比喻文才。
  • 象緯:星象經緯,指天文、星象之學。
  • 白頭:指年老。
  • 求丹:尋求長生不老之藥。
  • 靈勝:神奇的勝地。
  • 置驛:設置驛站,比喻接待賓客。
  • 市朝:市集和朝廷,泛指世俗的繁華之地。
  • 築臺:指古代帝王招賢納士的舉措。
  • 燕昭:指戰國時期的燕昭王,以招賢納士著稱。

翻譯

初春時節,細軟的新綠覆蓋在蘭草的莖上,隨着東風的轉換,溫和的氣候更加豐富。你的文才應該能夠描繪出千變萬化的星象,而我這個白髮老人,只願在春夜中醉飲。你尋求長生不老的祕訣,探索神奇的勝地,而我則無心於世俗的繁華,只願接待賓客。在聖明的時代,天下的人才都被收羅,築起高臺招賢納士,何止是燕昭王那樣的舉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的景象,並通過對比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友人的追求,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以及自己對世俗的超然態度。詩中「茸茸新綠上蘭苕」生動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而「白頭吾且醉春宵」則流露出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結尾的「築臺何但數燕昭」既是對友人的期望,也是對當時社會招賢納士風氣的肯定。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