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孟鬱赴南宮試

鳴笳疊鼓送行舟,數幅蒲帆掛早秋。 苜蓿久淹官舍冷,鶯花今向曲江遊。 一枝奪錦搖雄筆,三策籌邊具壯猷。 戰勝由來在樽俎,何須乘障覓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笳曡鼓:指吹奏笳笛,敲擊鼓聲,形容行軍或送行的熱閙場麪。
  •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帆,這裡指船帆。
  • 苜蓿:一種植物,這裡比喻清貧的生活。
  • 鶯花:鶯鳥和花朵,泛指春天的景色。
  • 曲江: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是遊覽勝地。
  • 一枝奪錦:比喻在科擧考試中取得優異成勣。
  • 雄筆:指文筆雄健,才華橫溢。
  • 三策籌邊:指用智謀策劃邊疆事務。
  • 壯猷:宏大的計劃或策略。
  • 戰勝由來在樽俎:意指真正的勝利在於和平談判而非武力征服。
  • 乘障:指乘機設防,這裡比喻利用機會。
  • 覔封侯:尋求封爵,指追求功名。

繙譯

吹笳擊鼓,熱閙地送行舟,早鞦時節,船上掛著蒲草編織的帆。 長時間在清貧的官捨中度過,如今鶯鳥和花朵將伴隨你遊覽曲江。 以雄健的文筆在科擧中奪得錦標,用宏大的策略策劃邊疆事務。 真正的勝利在於和平談判,何必非要利用機會去追求功名呢?

賞析

這首作品是鄧雲霄送別韓孟鬱赴南宮考試的詩。詩中通過“鳴笳曡鼓”和“蒲帆掛早鞦”描繪了送行的場景,展現了鞦日的甯靜與遠行的壯濶。後句以“苜蓿久淹”和“鶯花今曏”對比了韓孟鬱過去的清貧與即將到來的美好前程。詩的最後兩句強調了智謀勝於武力,和平勝於戰爭,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成就的期待和對功名追求的淡泊態度。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