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甲:紅色的山岩。
- 青江:清澈的江水。
- 紫山:紫色的山巒。
- 黃葉:秋天的落葉。
- 離披:散亂的樣子。
- 高鴻:高飛的鴻雁。
- 下澤:低窪的溼地。
- 短笛:短小的笛子。
- 地接山回:地勢與山巒相連,迴環曲折。
- 秦避路:秦人避難的路。
- 雲頹天回:雲層低垂,天空迴旋。
- 漢留祠:漢代留下的祠堂。
- 周郎:指三國時期的周瑜。
- 陸弟:可能指陸遜,三國時期的吳國名將。
- 細雨荒臺:細雨中的荒廢臺地。
- 獵罷時:打獵結束的時候。
翻譯
紅色的山岩與清澈的江水在天邊半垂,紫色的山巒上黃葉正散亂飄落。高飛的鴻雁已乘着長風展翅,低窪的溼地裏誰在聽那短笛的吹奏。地勢與山巒相連,迴環曲折,秦人避難的路在此,雲層低垂,天空迴旋,漢代留下的祠堂依舊。周瑜和陸遜的名字徒留,細雨中荒廢的臺地上,打獵結束的時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畫卷,通過對赤甲、青江、紫山、黃葉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深秋的悽美與寧靜。詩中「高鴻已託長風翼,下澤誰聽短笛吹」一句,既表達了鴻雁高飛的自由,又暗含了對人世變遷的感慨。後聯提及的歷史人物周瑜和陸遜,以及荒廢的臺地和細雨,增添了詩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使讀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歷史的深遠和人生的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