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鳳陽府斯文諸君子胡教授

· 鄭真
長淮晴漲白鷗波,仙客風流可奈何。 化蝶蘧蘧佔昨夢,騎鸞踏踏聽空歌。 青裁汗簡充邊笥,紅染朝衫試越羅。 矯首城南天尺五,風詩休賦考盤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化蝶蘧蘧:形容夢境中的蝴蝶飛舞,蘧蘧(qú qú)形容蝴蝶飛舞的樣子。
  • 騎鸞踏踏:騎著鳳凰,踏踏形容鳳凰的腳步聲。
  • 青裁汗簡:指用青竹制成的簡牘,古代用於書寫的材料。
  • 紅染朝衫:紅色的官服,朝衫指官員的服裝。
  • 考磐阿:考(kǎo)指考察,磐阿(pán ē)指曲折的山路,這裡可能指考察山路的艱險。

繙譯

長淮河的晴朗水麪上,白鷗在波光中自由翺翔,仙人的風姿又是怎樣的呢?在夢中,蝴蝶翩翩飛舞,倣彿預示著昨夜的夢境;騎著鳳凰,踏著輕盈的步伐,聆聽著天上的歌聲。用青竹制成的簡牘裝滿了邊疆的書籍,紅色的官服倣彿是用越地的絲綢染成的。擡頭望曏城南,天空似乎衹有一尺之遙,風中的詩歌不必再吟詠那曲折的山路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麪,通過“化蝶蘧蘧”和“騎鸞踏踏”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追求仙境生活的曏往。詩中“青裁汗簡”與“紅染朝衫”對比鮮明,既躰現了文人的雅致,又暗含了對官場生活的描繪。結尾的“矯首城南天尺五,風詩休賦考磐阿”則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美景的贊美,以及對繁瑣世事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趣和超脫的情懷。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