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未央出遊

眼空湖海動徵軒,驛路鶯花春正繁。 倒屣有人迎國士,曳裾何必向侯門。 登臨五嶽憑孤劍,詞賦三都溢萬言。 誰念臥遊疏懶者? 時從芳草憶王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眼空湖海:形容胸懷廣闊,志向遠大。
  • 動徵軒:啓程遠行。
  • 驛路:古代的官道。
  • 鶯花:指春天的景色,鶯鳥和花朵。
  • 倒屣:形容急切歡迎的樣子。
  • 國士:國家的傑出人才。
  • 曳裾:拖着長袍,指遊歷。
  • 侯門:貴族或高官的府邸。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孤劍:獨自攜帶的劍,象徵俠客或遊子的身份。
  • 詞賦三都:指文學作品,三都可能指多個重要的地方或作品。
  • 溢萬言:形容言辭豐富,能說會道。
  • 臥遊:指在家中想象遊歷。
  • 疏懶者:懶散的人。
  • 王孫:貴族子弟,這裏可能指朋友或同道中人。

翻譯

胸懷廣闊,志向遠大,我啓程遠行,踏上春意盎然的官道。 春天的景色如此美麗,鶯鳥歌唱,花朵盛開。 有人急切地歡迎我這位國家的傑出人才,我拖着長袍遊歷,何必一定要去貴族的府邸呢? 我憑着一把孤劍,登臨中國的五大名山,我的文學作品豐富,言辭滔滔不絕。 誰會想起那位懶散的臥遊者呢? 我時常在芳草中回憶起我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胸懷大志的遊子在春天出遊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由遊歷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詩中「眼空湖海」和「動徵軒」展現了遊子的豪情壯志,「驛路鶯花」則生動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後句通過「倒屣有人迎國士」和「曳裾何必向侯門」對比,顯示了遊子不慕權貴,追求自由的精神。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鬱和對友人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