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課農水鄉張錢二山人移花載酒並樂部夜集舟中
載酒荒村二妙來,名花入座對尊開。
江皋暫闢羊求徑,暑氣先消河朔杯。
棹發魚龍皆起舞,人閒鷗鷺總忘猜。
當歌未解瘡痍恨,爲報繁□且莫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課農:指在鄉村教授農業知識。
- 移花:移植花卉。
- 尊:古代的酒器。
- 江皋:江邊的高地。
- 羊求徑:羊腸小道,比喻狹窄曲折的小路。
- 河朔杯:河朔地區的酒杯,此處指飲酒消暑。
- 棹發:划船出發。
- 魚龍:魚和龍,泛指水中的生物。
- 鷗鷺:鷗鳥和鷺鳥,常用來象徵自由或隱逸的生活。
- 瘡痍:創傷,比喻人民的疾苦。
- 繁□:此處缺失一字,可能指繁忙的事務或繁重的勞作。
翻譯
我帶着酒和花卉來到荒涼的鄉村,兩位博學的朋友也來了,美麗的花朵在酒席旁盛開。我們在江邊的高地上暫時開闢了一條小路,暑氣在飲酒中消散。划船出發時,水中的魚龍似乎都在跳舞,人們與鷗鷺和諧共處,彼此不再有猜疑。雖然唱歌,但未能解開對人民疾苦的憂慮,爲了報告繁忙的事務,請不要急着催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鄉村的一次夜集,通過載酒、移花、夜集舟中等活動,展現了他們遠離塵囂、享受自然與友情的寧靜生活。詩中「棹發魚龍皆起舞」一句,以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愉悅心情。末句「當歌未解瘡痍恨」則透露出作者對人民疾苦的深切關懷,體現了其憂國憂民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田園生活的美好,又隱含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