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驪山: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以溫泉聞名。
- 征塵:旅途中的塵土,比喻旅途勞頓。
- 葛:一種植物,其纖維可織布,此處指用葛布製成的衣服。
- 溫湯:溫泉。
- 繡嶺:驪山的別稱,因其山勢如繡,故名。
- 華青:指華清池,位於驪山腳下,是唐代皇家溫泉浴池。
- 昭陽:指昭陽宮,漢代宮殿名,常用來代指後宮。
- 禍水:比喻引起禍患的人或事物,此處指美女,特指導致君王沉迷女色而誤國的女子。
翻譯
拂去旅途的塵埃,我漫不經心地倚在欄杆上,四周的芳草已凋零,落花也已殘敗。 新做的夏日衣裳適合穿着葛布,嘗試在溫泉中拍水,感覺比沐浴蘭湯還要舒適。 驪山春深,松樹的影子靜靜地映在地上,華清池邊,人已離去,月光顯得格外寒冷。 可憐那些留下的香粉還帶着遺憾,長久以來被視爲昭陽宮中的禍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傍晚在驪山溫泉邊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芳草、落花、鬆影、月光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哀愁的氛圍。詩中「新裁暑服宜披葛,試拍溫湯勝浴蘭」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享受,也體現了對溫泉的獨特感受。結尾的「可憐香粉留餘恨,長作昭陽禍水看」則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美人命運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