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米君夢昔旅食京華結社三載今不遠數千裏訪我隱居話舊論心悵然賦贈
細語寒暄感昔年,幽窗靜對一爐煙。
投閒總是忘機鳥,寡嗜真同飲露蟬。
無藥可醫憐懶骨,有丹堪贈遇癯仙。
從來鶴揹人如葉,珍重休添十萬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暄:問候與應酬。
- 投閒:置身於閒暇之中。
- 忘機:心無紛擾,淡泊名利。
- 寡嗜:少有嗜好。
- 飲露蟬:比喻清高脫俗。
- 懶骨:形容人懶散的性格。
- 癯仙:形容人清瘦而有仙風道骨。
- 鶴揹人如葉:比喻人輕盈如葉,自由自在。
- 十萬纏:比喻世俗的紛擾和束縛。
翻譯
我們細聲細語地問候,回憶起往昔的歲月,靜靜地坐在幽靜的窗前,對着一爐輕煙。我們像那忘卻機心的鳥兒,總是置身於閒暇之中,又如同少有嗜好的飲露之蟬,真切地追求清高脫俗。我感嘆自己懶散的性格,無藥可醫,卻有幸遇到了清瘦而有仙風道骨的你,可以贈我靈丹。從來人們都像鶴背上的葉子,輕盈自由,但要珍重自己,不要被世俗的紛擾和束縛所困擾。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細膩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與老友相聚時的深情和對清高生活的嚮往。詩中「投閒總是忘機鳥,寡嗜真同飲露蟬」等句,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意象,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超脫世俗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