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東林寺遲袁伯益不至

春風駐馬曾遊地,往事悠悠已四年。 古剎殘僧非舊主,香爐睛色又新煙。 請看客鬢同黃葉,可悟禪心是白蓮。 惆悵登臨虛夙約,美人迢遁隔江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駐馬:停下馬。
  • 古剎:古老的寺廟。
  • 殘僧:指剩下的僧人。
  • 香爐:寺廟中用於焚香的器具。
  • 晴色:晴朗的天色。
  • 新煙:新燃起的香菸。
  • 客鬢:客人的鬢髮,這裏指作者自己的鬢髮。
  • 黃葉:枯黃的葉子,比喻衰老。
  • 禪心:修禪的心境。
  • 白蓮:象徵清淨無染的禪心。
  •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傷。
  • 虛夙約:未能實現的舊日約定。
  • 迢遁:遙遠。
  • 江天:江面上的天空,泛指江河湖泊的廣闊水域。

翻譯

春風中我再次來到曾經遊歷的地方,那些往事已經過去了四年。 古老的寺廟裏,剩下的僧人已不是當年的主人,香爐中晴朗的天色下又升起了新的香菸。 看看我的鬢髮,如同枯黃的葉子,或許我已領悟到禪心就像那清淨的白蓮。 我感到悲傷,因爲登臨此地時未能實現舊日的約定,美人遠在江天之外,遙不可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重遊舊地的情景,表達了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古剎殘僧非舊主」一句,既描繪了寺廟的變遷,也隱喻了人生的無常。後兩句以黃葉喻老,白蓮喻禪,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內心感悟結合,展現了詩人對禪理的領悟和對時光易逝的哀愁。結尾的「惆悵登臨虛夙約,美人迢遁隔江天」則抒發了對遠方美人的思念與無法相見的遺憾,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