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瀕行金陵諸詞客分賦都下名勝兼傅之丹青壯我行色舟中無事披冊展讀忽然技癢賦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詩如其數謝
山腰古寺四無鄰,誰信行宮樂事新。
此日寒原悲宿莽,昔年高閣號臨春。
晚來霞結還成綺,望去仙妝若有人。
惆悵風流江令醉,不知人世閱樑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瀕行:即將出發。
- 分賦:分別賦詩。
- 都下:京城之下,指京城。
- 傅之丹青:用圖畫來表現。
- 壯我行色:增添我旅行的風采。
- 技癢:形容有技藝想要施展的衝動。
- 宿莽:經冬不死的草。
- 臨春:指高閣的名稱。
- 綺:美麗的絲織品,比喻晚霞的美麗。
- 仙妝:仙女的妝扮,形容景色美麗如仙境。
- 江令:指江總,南朝陳文學家,曾任尚書令,故稱江令。
- 閱梁陳:經歷了梁朝和陳朝的更迭。
翻譯
我即將離開金陵,各位詞客分別賦詩,描繪京城的名勝,並用圖畫來表現,以增添我旅行的風采。在船上無事,我翻開這些詩畫冊子閱讀,忽然有了想要施展詩才的衝動,於是賦詩迴應他們,共得二十八景詩,數量與名勝相符。其中一首關於謝公墩的詩如下:
山腰上的古寺四周無人,誰能相信這裏曾是行宮,樂事更新。今日在這寒冷的原野上,我爲經冬不死的草而悲傷,想起昔日那座名爲「臨春」的高閣。傍晚時分,晚霞如美麗的絲織品般絢爛,遠遠望去,那仙境般的妝扮彷彿有人居住。我心中惆悵,想起風流的江總醉臥於此,卻不知人間已經歷了梁朝和陳朝的更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古寺、行宮、高閣等意象,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時光的流轉。詩中「晚來霞結還成綺,望去仙妝若有人」一句,以絢爛的晚霞和仙境般的景色,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美感。結尾的「惆悵風流江令醉,不知人世閱梁陳」則表達了對過往風流人物的懷念,以及對歷史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懷古之情。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閒居七詠孫建侯賦 》 —— [ 明 ] 鄧雲霄
- 《 江皋小築十景爲同邑孝廉李相所題 其五 課耕涉趣 》 —— [ 明 ] 鄧雲霄
- 《 初秋社集同用飛花二韻 》 —— [ 明 ] 鄧雲霄
- 《 鏡池待月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賦得楓橋流水五絕送孫建侯歸金陵 》 —— [ 明 ] 鄧雲霄
- 《 六月苦旱祈禱得蔡敬夫社兄新詩讀之冷然俄而風雨驟至賦排律以酬之 》 —— [ 明 ] 鄧雲霄
- 《 戊申清明高梁橋申太僕招遊 》 —— [ 明 ] 鄧雲霄
- 《 與周主簿茶會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