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風度樓
朝登風度樓,城郭何綿延。
城頭早日出,萬井開寒煙。
目斷千山外,心飛百代前。
九原今已矣,風度尚依然。
巍樓夾道衢,古墓知何處。
棟宇神鬼扶,柱石英靈聚。
招魂學楚歌,有淚風吹去。
想像放逐時,爲君三痛哭。
忽聞弦管音,似聽梨園曲。
笑彼開元主,間關蜀道悲。
臨危識孤忠,去後枉勞思。
欲去不忍去,危欄且復憑。
沉吟白羽扇,如見赤心人。
千秋鑑不磨,可以躡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度樓:樓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當地的一座名樓。
- 城郭:城牆,這裏指城市的輪廓。
- 綿延:連續不斷的樣子。
- 萬井:指衆多的井,這裏泛指城市中的居民區。
- 開寒煙:指晨霧散開,景象逐漸清晰。
- 九原:古代地名,這裏泛指墓地或已故之地。
- 巍樓:高大的樓閣。
- 道衢:大道。
- 棟宇:房屋的樑柱,這裏指樓閣的結構。
- 神鬼扶:形容建築堅固,彷彿有神鬼扶持。
- 柱石:支撐建築的柱子和基石。
- 英靈聚:指英雄人物的靈魂聚集。
- 招魂:召喚亡魂的儀式。
- 楚歌:楚地的歌曲,這裏指悲歌。
- 梨園曲:指戲曲,梨園是古代對戲曲團體的稱呼。
- 開元主:指唐玄宗,開元是他的年號。
- 孤忠:忠誠但孤立無援的人。
- 危欄:高樓的欄杆。
- 白羽扇:白色的羽毛扇,這裏可能指代某位歷史人物。
- 赤心人:忠誠的人。
- 千秋鑑:千秋萬代的歷史教訓或借鑑。
- 躡清芬:追隨高潔的品德。
翻譯
早晨登上風度樓,城市的輪廓連綿不斷。 城頭上太陽初升,萬家煙火在寒霧中逐漸清晰。 目光遠眺至千山之外,心卻飛躍至百代之前。 九原之地已成過往,但風度依舊如故。 高大的樓閣夾道而立,古老的墓地不知所在。 樓閣堅固如神鬼扶持,柱石間英靈聚集。 我唱起楚歌招魂,淚水被風吹散。 想象着被放逐的時光,爲君痛哭三次。 忽然聽到弦管之聲,彷彿聽到梨園的戲曲。 嘲笑那開元之主,在蜀道上悲嘆。 在危難中識得孤忠,離去後徒勞思念。 想要離去卻不忍離去,倚着高樓的欄杆。 沉思着白羽扇,彷彿見到赤心之人。 千秋的歷史教訓不可磨滅,可以追隨高潔的品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登樓遠眺的景象,表達了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緬懷。詩中「城郭何綿延」、「萬井開寒煙」描繪了城市的壯闊和生機,而「九原今已矣,風度尚依然」則體現了對過往英雄的敬仰。後文通過「招魂學楚歌」、「想像放逐時」等句,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忠誠精神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英雄人物的無限敬仰。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長安少侯行 》 —— [ 明 ] 鄧雲霄
- 《 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園公過訪鏡園步杜少陵遊何將軍山林十律韻投贈步元韻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溫爾惇時溪橋初成十首 》 —— [ 明 ] 鄧雲霄
- 《 獨游上方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七夕宴李相所江皋池亭觀妓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羅張孟奇尹衝玄洪約吾溫瑞明泛舟篁溪觀競渡餘與陳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減龍潭樂而共賦以 》 —— [ 明 ] 鄧雲霄
- 《 詠雙白燕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輿中無事賦得美人三上三中三下詩共九首樓上 》 —— [ 明 ] 鄧雲霄
- 《 擬吳宮行樂詞五首幷序 其三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