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報三首

血戰殘玄菟,虛聲更度遼。 誰知和敵議,忽下聖明朝。 路隔鐃歌斷,濤驚海汛遙。 何當舞幹羽,氛祲喜全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代對日本的稱呼。
  • 玄菟:古代地名,位於今朝鮮半島北部。
  • 度遼:渡過遼河,指遼東地區。
  • 和敵議:與敵人進行和談。
  • 聖明朝:指明朝。
  • 鐃歌:古代軍中樂歌,此處指戰事。
  • 海汛:海上風浪。
  • 幹羽:古代的兩種舞蹈道具,幹爲盾,羽爲鳥羽,常用於舞蹈中表示和平。
  • 氛祲:不祥之氣,指戰亂或災難。

翻譯

在玄菟之地進行了血戰,虛張聲勢更渡過遼河。 誰知道與敵人的和談,突然在聖明的明朝達成。 道路隔絕了戰歌的斷續,海上的風浪令人心驚。 何時能夠舞動幹羽,慶祝戰亂和災難的完全消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及其和談的情景。詩中「血戰殘玄菟」和「虛聲更度遼」生動地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雙方的虛張聲勢。後兩句則反映了和談的突然和意外,以及戰爭結束後道路的隔絕和海上風浪的驚險。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於和平的渴望,希望通過舞蹈來慶祝戰亂的結束和災難的消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和平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反思。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