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河縣孫驛丞行簡秋涼感懷詩韻

· 鄭真
呼酒鄰家隔竹幽,杯行到手不論籌。 蒹葭水闊汀洲暗,苜蓿涼生苑囿秋。 解佩正須歸舊隱,濯纓還許向中流。 相思坐對濠梁月,千里難禁宋玉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苜蓿(mù xu):一種草本植物,常用於飼料。
  • 苑囿(yuàn yòu):古代帝王的園林。
  • 解佩:解下佩帶的玉飾,比喻辭官歸隱。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冠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濠梁:濠水上的橋樑,此處指濠水,源於安徽,流經鳳陽。
  • 宋玉愁: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人,其作品多表達憂國憂民之情,此處指深沉的憂愁。

翻譯

在幽靜的竹林旁,鄰居家呼喚着飲酒,酒杯到手,不計其數。 蘆葦叢生的水域廣闊,汀洲昏暗,苜蓿的涼意在秋日的苑囿中瀰漫。 正應當解下佩玉歸隱舊地,還希望能在中流洗滌冠纓,保持高潔。 坐在濠梁下對着月光,千里之外的相思難以抑制宋玉般的深沉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日苑囿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遠方相思的憂愁。詩中「蒹葭水闊汀洲暗」與「苜蓿涼生苑囿秋」描繪了秋日的蕭瑟與涼意,而「解佩正須歸舊隱,濯纓還許向中流」則抒發了詩人對高潔生活的追求。結尾的「相思坐對濠梁月,千里難禁宋玉愁」更是深化了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其內心的深沉與複雜。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