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黃魯直
一旬三饋漿,十日一櫛沐。
迫而後能應,希聲猶不足。
被褐詣諗公,共爾一盂粥。
澹然出世情,了了無縛束。
因舉趙州話,白兆一橛木。
瞠目不解答,彼已兩無觸。
作別不作別,黃葉埋經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饋漿:贈送酒食。
- 櫛沐:梳洗。
- 迫而後能應:迫於形勢才做出反應。
- 希聲:微弱的聲音。
- 被褐:穿着粗布衣服,指貧賤。
- 詣諗:前往請教。
- 澹然:平靜,淡泊。
- 出世情:超脫世俗的情感。
- 了了:清楚明白。
- 縛束:束縛。
- 趙州話:指趙州禪師的教誨。
- 白兆:指佛教中的「白兆」,即預兆。
- 一橛木:一小段木頭。
- 瞠目:瞪大眼睛。
- 解答:解釋回答。
- 彼已兩無觸:彼此都沒有觸及對方。
- 黃葉:枯黃的樹葉。
- 埋經屋:指藏經閣。
翻譯
每隔十天贈送一次酒食,每隔十天梳洗一次。 迫於形勢才做出反應,微弱的聲音仍顯不足。 穿着粗布衣服去請教公,一起喝一碗粥。 心中平靜,超脫世俗,清楚明白,沒有束縛。 舉起趙州禪師的教誨,白兆一橛木。 瞪大眼睛不解其意,彼此都沒有觸及對方。 告別或不告別,黃葉覆蓋了藏經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詩中通過「饋漿」、「櫛沐」等日常生活的細節,展現了詩人簡樸的生活方式。後文中的「澹然出世情,了了無縛束」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俗的超然態度。詩的最後,通過「黃葉埋經屋」的意象,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無常,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於世事無常的洞察和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