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暮春歌

三月楊花滿御溝,可憐春色亦東流。 行人不用多惆悵,鵜渼年年喚白頭。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京:即今北京,明代時爲都城。
  • 御溝:皇宮內的水溝。
  • 可憐:可惜。
  • 惆悵:憂傷、失意。
  • 鵜渼(tí měi):即杜鵑鳥,其鳴聲常被用來象徵春天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

翻譯

三月的楊花飄滿了皇宮的水溝,可惜這春色也隨着水流向東而去。 行人啊,不必過多地感到憂傷,因爲每年杜鵑的鳴叫都在提醒我們,歲月不饒人,白髮漸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燕京暮春的景象,通過楊花滿御溝的細膩描寫,表達了春光易逝的哀愁。詩中「可憐春色亦東流」一句,既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也隱含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後兩句則以杜鵑的鳴叫爲象徵,勸慰行人不必過於憂傷,因爲歲月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和豁達態度。

靳學顏

靳學顏

明山東濟寧人,字子愚,號兩城。嘉靖十四年進士。授南陽府推官。隆慶間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應詔陳理財,凡萬餘言,言選兵、鑄錢、積穀最切。入爲工部右侍郎,改吏部,進左侍郎。以首輔高拱專恣,遂謝病歸。有《兩城集》。 ► 7篇诗文

靳學顏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