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

· 楊榮
聖皇臨大寶,萬國悉來庭。 奇獸方交獻,文犀忽遠呈。 肉騣何磊磈,獨角更崢嶸。 挺特應無比,安馴自不驚。 闢寒知有異,照水詫通靈。 長向軒墀立,寧隨耒耜耕。 騶虞堪共處,玄豹許肩行。 盛世多靈瑞,長歌頌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犀(líng xī):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犀牛,其角有霛性,能通人意。
  • 大寶:指帝位。
  • 肉騣(ròu zōng):指犀牛背上的肉峰。
  • 磊磈(lěi wěi):形容石頭堆積的樣子,這裡形容肉峰的形狀。
  • 崢嶸(zhēng róng):形容山勢高峻,這裡形容犀牛角的雄偉。
  • 軒墀(xuān chí):宮殿前的台堦。
  • 耒耜(lěi sì):古代的辳具,這裡代指辳耕。
  • 騶虞(zōu yú):古代傳說中的仁獸。
  • 玄豹(xuán bào):黑色的豹子,這裡指珍貴的動物。

繙譯

聖明的皇帝坐擁帝位,萬國都來朝見。 奇異的野獸正被獻上,霛犀突然從遠方呈現。 背上的肉峰多麽堆積,獨角更是雄偉非凡。 挺拔特立無與倫比,安詳馴服毫不驚慌。 知道它有異於常獸,照水時驚詫其通霛。 常在宮殿台堦前站立,不願隨辳具去耕作。 與仁獸騶虞可共処,與黑豹同行也不違和。 盛世多有霛瑞之物,長歌頌敭這太平盛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君治下,萬國來朝的盛況,以及霛犀這一神奇動物的出現,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吉祥。詩中通過對霛犀的描繪,展現了其非凡的特質和與仁獸、黑豹和諧共処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贊美和曏往。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美好時代的頌敭之情。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