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三首寄傅忠卿照磨

· 鄭潛
去歲天屏客,今年又再來。 屋存兵火後,民藉撫安回。 帶雨分畦菜,尋春折嶺梅。 漁樵喜相識,鷗鷺莫驚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屏: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指旅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兵火:指戰爭造成的破壞。
  • :依靠,依賴。
  • 撫安:安撫,使人民安定。
  • :田地中劃分的小區。
  • 折嶺梅:在山嶺上折取梅花。
  • 鷗鷺:兩種水鳥,這裏泛指水邊的鳥類。
  • 驚猜:驚慌,猜疑。

翻譯

去年我作爲旅人來到天屏,今年我又再次來到這裏。房屋在戰爭的破壞後依舊存在,人民依靠安撫得以迴歸安定。在雨中分種田地裏的蔬菜,春天在山嶺上尋找並折取梅花。漁夫和樵夫都很高興地認識了我,希望水邊的鳥兒不要因爲我的到來而感到驚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鄭潛在戰亂後再次訪問天屏的所見所感。詩中,「屋存兵火後」一句,既表達了對戰爭破壞的記憶,也暗示了人民生活的堅韌與恢復。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最後兩句則通過漁樵與鷗鷺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希望與周圍環境和諧共處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珍視和對自然和諧的嚮往。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