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鄭潛
一曲仙溪匯衆流,石樑鑿斷始通舟。 風生倚竹秋聲早,露滴金盤紫氣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歌:划船時唱的歌。
  • 仙溪:指風景如仙境般的溪流。
  • 石樑:石制的橋樑。
  • 鑿斷:指橋樑被鑿開,以便船隻通過。
  • 通舟:船隻可以通行。
  • 倚竹:靠着竹子。
  • 紫氣浮:紫氣,古代指吉祥的徵兆;浮,飄浮。

翻譯

在美麗的仙溪中,彙集了衆多水流, 石橋被鑿開,船隻終於可以通行。 秋風初起,倚着竹子,早秋的涼意已至, 露水滴落在金盤上,吉祥的紫氣飄浮在空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神祕的秋日溪流圖景。通過「仙溪」、「石樑」、「紫氣」等意象,詩人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宛如仙境的氛圍。詩中「風生倚竹秋聲早」一句,巧妙地表達了秋天的早到和自然的寧靜,而「露滴金盤紫氣浮」則增添了一抹神祕和吉祥的色彩,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遐想。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