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行幸詞

· 鄭潛
羣山如畫列層城,佳氣灤陽此上京。 四野穹廬環魏闕,三宮仗馬擁霓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陽:地名,今河北省灤平縣一帶。
  • 上京:古代對首都的稱呼,此處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穹廬: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這裏指蒙古包。
  • 魏闕:古代宮門兩側的高臺,後泛指宮廷或朝廷。
  • 三宮:指皇帝、皇后及太后的宮殿。
  • 霓旌:彩色的旗幟,古代帝王出行時所用。

翻譯

羣山如同畫卷般環繞着層層的城牆,灤陽的氣息在這首都北京顯得格外美好。四周是密佈的蒙古包環繞着宮廷,皇帝、皇后及太后的儀仗隊伍,手持彩旗,簇擁着馬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首都北京的壯麗景象,通過「羣山如畫」和「佳氣灤陽」等詞句,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詩中「穹廬環魏闕」和「仗馬擁霓旌」則生動地描繪了宮廷的莊嚴與繁華,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與秩序。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開闊,表達了對首都北京的讚美之情。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