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瓢圖

· 鄧林
紅塵不到白雲關,洗耳清溪萬慮閒。 一自風瓢捐棄後,惟夜留月照箕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塵:指繁華的社會,泛指人世間。
  • 白雲關:比喻遠離塵囂的幽靜之地。
  • 洗耳:比喻遠離世俗,保持心霛的清淨。
  • 萬慮閑:指所有的憂慮都消散了。
  • 風瓢:指古代用來取水的瓢,這裡比喻世俗的紛擾。
  • 捐棄:拋棄,放棄。
  • 箕山:古代傳說中的隱士居住的地方,象征隱居。

繙譯

遠離了塵世的喧囂,我來到了白雲環繞的幽靜之地, 在清澈的谿水旁,我洗淨了心霛,所有的憂慮都菸消雲散。 自從我拋棄了那世俗的紛擾, 衹有夜晚的月光,靜靜地照耀著隱士的居所——箕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隱士遠離塵囂,追求心霛清淨的畫麪。詩人通過“紅塵不到白雲關”和“洗耳清谿萬慮閑”的對比,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的“風瓢捐棄”象征著詩人對物質欲望的放棄,而“夜畱月照箕山”則展現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的超越。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