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四月母氏安恬高拱仲冬一日奄然永逝號踊侵尋遂成羸疾肌膚槁削衰杖不禁四月十九日聊以拈筆抒抱潸然不知
往歲夏清和,母氏在我堂。
山妻奉餚黍,兒女繞成行。
怡然啓慈顏,歡樂殊未央。
風木遽來催,人命展朝霜。
音容竟長訣,寫影掛帷房。
虛無瞻仰之,哀至自悲傷。
時物次第生,我母不復嘗。
旨酒雖盈薦,安得舉此觴。
生存?鼎養,死慕徒沾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安恬:安詳恬靜。
- 高拱:高高地拱手,表示尊敬。
-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十一月。
- 奄然:突然。
- 永逝:永遠離去,指死亡。
- 號踊:悲痛地呼號跳躍。
- 侵尋:逐漸。
- 羸疾:衰弱多病。
- 槁削:形容身體消瘦。
- 衰杖:喪杖,表示哀悼。
- 拈筆:拿起筆。
- 潸然:流淚的樣子。
- 成詠:寫成詩篇。
- 山妻:謙稱自己的妻子。
- 餚黍:菜餚和黍米,泛指食物。
- 未央:未盡,未已。
- 風木:比喻時光流逝。
- 展朝霜:比喻生命的短暫和脆弱。
- 音容:聲音和容貌。
- 寫影:畫像。
- 虛無:空虛,不存在。
- 瞻仰:恭敬地看。
- 旨酒:美酒。
- 盈薦:充滿。
- 舉此觴:舉杯飲酒。
- 生存:活着。
- ?鼎養:用鼎養,指用鼎煮食供養。
- 死慕:對死亡的嚮往。
- 沾裳:淚水沾溼衣裳。
翻譯
去年夏天四月,母親在我家中安詳恬靜,我尊敬地侍奉着她。我的妻子端上菜餚和黍米,孩子們圍繞着我們。母親臉上洋溢着愉悅,我們的歡樂似乎永無止境。然而,時光匆匆,生命的脆弱如晨霜般迅速消逝。母親的聲音和容貌竟成了永遠的訣別,我們只能掛起她的畫像在帷房中。我無法再恭敬地瞻仰她,每當哀傷來襲,我只能獨自悲傷。四季更迭,萬物生長,而我母親卻再也無法品嚐。雖然美酒滿杯,我卻無法舉杯慶祝。活着時,我用鼎煮食供養母親,而她去世後,我只能讓淚水沾溼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無盡的哀思。詩中,作者回憶了去年夏天與母親共度的歡樂時光,以及母親突然離世後的悲痛。通過對比生前的溫馨場景和死後的空虛哀傷,詩篇深刻地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親情的珍貴。作者用「風木遽來催,人命展朝霜」來形容生命的無常,用「旨酒雖盈薦,安得舉此觴」來表達對母親無法再共享生活的遺憾。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充滿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