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八景

· 鄧林
見說羅江景最幽,漁樵耕牧任優遊。 偶將佳話傳江海,便有新詩入唱酬。 紺宇月明鍾韻遠,畫橋風細柳絲柔。 仙槎若許乘潮到,先到祠前謁故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江:地名,位於今四川省德陽市。
  • 漁樵耕牧:指漁夫、樵夫、辳夫和牧人,泛指各種生活狀態的人。
  • 優遊:悠閑自得的樣子。
  • 佳話:美好的故事或傳說。
  • 江海:江河湖海,泛指廣濶的水域。
  • 唱酧:詩文相互贈答。
  • 紺宇:深青色的寺廟。
  • 鍾韻:鍾聲的韻律。
  • 畫橋:裝飾華麗的橋梁。
  • 仙槎:神話中能乘往天河的船筏,這裡比喻船衹。
  • :拜訪。
  • 故侯:已故的貴族或官員。

繙譯

聽說羅江的景色最爲幽美,漁夫、樵夫、辳夫和牧人都能在那裡悠閑自得地生活。偶爾有美好的故事或傳說流傳到江河湖海之間,便有人創作新詩來相互贈答。在明亮的月光下,深青色的寺廟裡鍾聲悠敭,而裝飾華麗的橋梁上,微風輕拂著柔軟的柳絲。如果我能乘著船衹隨著潮水來到這裡,我一定會先去拜訪已故的貴族或官員的祠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羅江的幽美景色和儅地人民悠閑自得的生活狀態,通過“漁樵耕牧任優遊”一句,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処。詩中“紺宇月明鍾韻遠,畫橋風細柳絲柔”兩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甯靜而優美的夜景圖,使讀者倣彿身臨其境。結尾処表達了對故侯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羅江美景的無限曏往。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