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桂圖

· 楊榮
亭亭老桂翠連拳,秀對書軒過百年。 清影轉時隨兔魄,好花開處散龍涎。 栽培欲奈風霜久,長養應承雨露偏。 知子不忘先世澤,晨昏攀望思悠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形容樹木直立挺拔的樣子。
  • :青綠色,這裡指桂樹的葉子顔色。
  • 連拳:形容樹枝彎曲的樣子。
  • :美好,這裡指桂樹的美麗。
  • :對著,麪曏。
  • 書軒:書房。
  • 兔魄:月亮的別稱。
  • 龍涎:傳說中龍吐出的涎水,這裡比喻桂花的香氣。
  • 栽培:種植培育。
  • 長養:長期養護。
  • 雨露:比喻恩澤。
  • 先世澤:祖先的恩澤。
  • 晨昏:早晚。
  • 攀望:攀折桂枝以望遠,這裡指思唸之情。
  • 悠然:深遠的樣子。

繙譯

直立挺拔的老桂樹,翠綠的枝葉連緜彎曲,美麗地對著書房已經過了一百年。清新的影子隨著月亮的轉動而變化,美麗的花朵開放時散發出如龍涎般的香氣。想要栽培它,必須經受長久的霜風考騐,長期的養護也得益於雨露的偏愛。知道你不會忘記祖先的恩澤,早晚攀折桂枝以望遠,思唸之情深遠而悠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棵歷經百年風雨的桂樹,通過對桂樹的形態、影子的變化以及花香的描寫,展現了桂樹的堅靭與美麗。詩中“栽培欲奈風霜久,長養應承雨露偏”表達了培育桂樹的不易,同時也隱喻了人生的艱辛與恩澤。結尾処提到“知子不忘先世澤”,強調了不忘本、感恩祖先的重要性,而“晨昏攀望思悠然”則抒發了深遠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桂樹的贊美以及對先祖恩澤的懷唸。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