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元昌除國子學正

· 鄭真
丞相家傳百歲餘,日臨齋館看雲儲。 綾花尚寶宸章賜,袍褐親看省檄除。 藻泮晴香瓊液動,杏壇春暖錦雲舒。 誰憐樗散空山客,一卷青燈夜屋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齋館:書房或學捨。
  • 宸章:帝王的詩文。
  • 袍褐:粗佈衣服,這裡指平民服裝。
  • 省檄:官府的文書。
  • 藻泮:古代學校中的水池,象征學問。
  • 杏罈:傳說中孔子講學的地方,後泛指講學之処。
  • 樗散:比喻無用之材。
  • 青燈:油燈,常用來形容孤獨的讀書環境。

繙譯

丞相家族傳承已逾百年,每日在書房中觀賞雲卷雲舒。 尚存的綾花上還畱有皇帝的詩文,親自穿上平民服裝迎接官府的任命文書。 學校的水池在晴朗的日子裡散發著瓊漿玉液般的香氣,杏罈上春意盎然,錦雲般的美景舒展開來。 誰會憐憫那些在空山中無用之材的客人,他們衹能在夜晚的青燈下,孤獨地研讀書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丞相家族的榮耀與學者的孤獨,通過對齋館、宸章、省檄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家族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詩中“藻泮晴香”與“杏罈春煖”形成鮮明對比,前者象征著學問的繁榮,後者則暗示了講學之地的生機。結尾的“樗散空山客”與“青燈夜屋虛”則深刻反映了無用之材的孤獨與無奈,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中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