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魯連天下士,夙蘊匡世才。
卻敵愧論賞,英聲騰九垓。
燕昭市駿骨,樂毅趨風來。
虎戰躍中野,名成真壯哉。
僕本江海人,西登鳳凰臺。
感此千古意,長吟屢興哀。
朝經夷門市,夕醉高陽杯。
揮戈拂倒影,羲輪爲之回。
寶匣絢青蓮,龍文拭輕埃。
神光夜揮霍,按舞何嫌猜。
騰驤爲君舉,願掃浮雲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魯連:指魯仲連,戰國時期齊國的名士,以智謀著稱。
- 匡世才:指有治理國家、挽救時局的才能。
- 九垓:九重天,比喻極高的地方。
- 燕昭:指燕昭王,戰國時期燕國的君主,以招賢納士著稱。
- 樂毅:戰國時期燕國的著名將領,曾率軍攻破齊國七十餘城。
- 虎戰:比喻激烈的戰鬥。
- 江海人:指隱居江湖的人。
- 鳳凰臺:古代建築,象徵着高雅和尊貴。
- 夷門:古代洛陽城的東門。
- 高陽杯:指酒杯,高陽是古代傳說中的酒神。
- 揮戈:揮動兵器,比喻英勇作戰。
- 倒影:指太陽的倒影,比喻時間的流逝。
- 羲輪:指太陽。
- 青蓮:指寶劍,因劍身常刻有青蓮花紋而得名。
- 龍文:指劍身上的龍形圖案。
- 按舞:指舞劍。
- 騰驤:指馬奔跑的樣子,比喻英勇的行動。
翻譯
魯仲連是天下聞名的智者,他擁有治理國家的卓越才能。他曾因退敵而感到愧疚,不願接受獎賞,他的英名因此傳遍九天。燕昭王爲了招攬人才,曾買下駿馬的骨頭,樂毅因此慕名而來。他們在野外激烈戰鬥,英勇的名聲真是壯麗。
我本是隱居江湖的人,西行登上鳳凰臺,感慨這千古流傳的故事,長吟中屢屢興起哀愁。早晨我經過洛陽的東門,晚上醉倒在酒神的杯中。我揮動兵器,拂去太陽的倒影,彷彿讓太陽也爲此迴轉。我擦拭着寶劍,劍身上的青蓮花紋和龍形圖案絢麗奪目。夜晚我用劍光揮霍,舞劍時毫不猶豫,何須猜疑。我願爲君奔騰,掃清天空的浮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魯仲連和燕昭王、樂毅的歷史典故,展現了英雄人物的英勇與智謀。詩中,「魯連天下士,夙蘊匡世才」直接讚頌了魯仲連的才華與志向,而「燕昭市駿骨,樂毅趨風來」則通過燕昭王的招賢納士和樂毅的英勇事蹟,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英雄主義的氛圍。後文通過「僕本江海人」的自述,引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感與志向,表達了詩人對英雄事蹟的嚮往與對時局的感慨。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英雄時代的懷念與對個人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