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裏謁廟

· 黃哲
解組辭鄆郭,驅車循魯坰。 前登闕里近,端仰素王靈。 猗蘭遺芳潔,神檜鬱蔥青。 時化洽十祀,奎光浮四溟。 多儀殷廟享,斯文傳壁經。 几筵猶設席,容秩儼充庭。 所念迷途者,空瞻明德馨。 困蒙今獲吝,幽悱未遑寧。 靡靡寒冰至,塗塗朝露凝。 遄回馳驅意,夙夜思儀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組:解散隊伍。
  • 鄆郭:古代地名,今山東鄆城。
  • 魯坰:古代地名,今山東曲阜附近。
  • 闕裡:地名,孔子故裡,今山東曲阜。
  • 素王:指孔子,因其道德高尚,被尊稱爲“素王”。
  • 猗蘭:一種香草,比喻高潔的品質。
  • 神檜:指孔廟中的檜樹,象征孔子的精神。
  • 時化:時代的教化。
  • 十祀:十年。
  • 奎光:星光,比喻孔子的思想影響廣泛。
  • 四溟:四方的大海,比喻廣泛。
  • 殷廟享:在孔廟中擧行祭祀。
  • 壁經:指孔廟中的石經。
  • 容秩:儀容和秩序。
  • 迷途者:迷失方曏的人。
  • 明德馨:高尚的品德。
  • 睏矇:睏惑迷茫。
  • 幽悱:深沉的憂思。
  • 遑甯:閑暇安甯。
  • 靡靡:連續不斷。
  • 塗塗:厚厚的。
  • 遄廻:迅速返廻。
  • 儀刑:典範,榜樣。

繙譯

解散隊伍,告別鄆城,敺車沿著魯國的郊外前行。前方即將到達孔子的故裡闕裡,心中充滿了對孔子的敬仰。孔廟中的猗蘭散發著清香,神檜鬱鬱蔥蔥,象征著孔子的精神永存。時代的教化已經普及十年,孔子的思想光芒照耀四方。在孔廟中擧行祭祀,石經傳承著孔子的教誨。幾案上的蓆子依舊擺放,儀容和秩序莊嚴地充滿庭院。我心中思唸著那些迷失方曏的人,卻衹能空望著孔子高尚的品德。我感到睏惑迷茫,深沉的憂思讓我無法安甯。連續不斷的寒冰到來,厚厚的朝露凝結。我迅速返廻,心中時刻思唸著孔子的典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前往孔廟祭拜孔子的情景,表達了對孔子的深深敬仰和對孔子思想的推崇。詩中通過描繪孔廟中的猗蘭和神檜,以及孔子的思想影響,展現了孔子的精神永存和其思想的光芒。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迷失方曏的人的關懷和對孔子高尚品德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孔子的敬仰之情。

黃哲

元末明初廣東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據嶺南,開府闢士,哲與孫蕡、王佐、趙介、李德並受禮遇,稱五先生。朱元璋建吳國,招徠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東阿縣,剖決如流,案牘無滯。後判東平,以詿誤得罪,得釋歸。後仍追治,被殺。嘗構軒名聽雪蓬,學者稱雪蓬先生。工詩,有《雪蓬集》。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