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坐

· 鄭潛
煩暑方蘊隆,火雲布寰宇。 幸此林壑幽,青山繞環堵。 懷人阻江海,掩卷空凝佇。 豈無一樽酒,共聽竹間雨。 日暮捲珠簾,薰風入庭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煩暑:酷熱的夏天。
  • 蘊隆:悶熱。
  • 火雲:形容夏日的雲彩,如火般熾熱。
  • 布寰宇:遍佈天地之間。
  • 林壑:山林和溝壑。
  • 環堵:四周的牆壁,這裏指周圍的環境。
  • 懷人:思念的人。
  • 阻江海:被江海所隔,無法相見。
  • 掩卷:合上書卷。
  • 凝佇:凝視而立,形容沉思或等待的樣子。
  • 樽酒:酒杯中的酒。
  • 竹間雨:竹林中的雨聲。
  • 薰風:和風,暖風。

翻譯

酷熱的夏天悶熱難耐,夏日的雲彩如火般遍佈天地。幸好這裏有幽靜的山林和溝壑,青山環繞着周圍的環境。思念的人被江海所隔,無法相見,我合上書卷,凝視而立。雖然無法與思念的人共飲,但願能有一杯酒,共同聆聽竹林中的雨聲。日暮時分,我捲起珠簾,和風輕輕吹入庭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酷熱中的寧靜與思念。通過對比煩暑與林壑的幽靜,表達了在炎熱中尋找心靈慰藉的渴望。詩中「懷人阻江海」一句,深刻表達了因距離而產生的思念之情。最後,日暮時分的珠簾和薰風,爲這幅畫面增添了一抹溫馨與寧靜,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