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五首

· 鄭潛
千林竹死皆成紙,萬隴叢生總是茶。 空谷雲深疑路斷,綠陰流水有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ǒng):山坡。
  • 萬隴:指山坡上。
  • 空谷:空曠的山谷。
  • 疑路斷:懷疑路是否已經到了盡頭。

翻譯

千林的竹子枯死後都被製成紙張,山坡上到處都是茂盛的茶樹。 在深邃的山谷中,雲霧繚繞,讓人懷疑前路是否已經斷絕;然而,在綠蔭和流水之間,卻隱約可見有人居住的家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間的景象,通過對比枯竹與茶樹,展現了自然的變遷與生命的循環。詩中「空谷雲深疑路斷」一句,巧妙地表達了行人在深山中的迷茫與孤獨,而「綠陰流水有人家」則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暗示着即使在荒涼之地,也有生機與希望。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