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鄭潛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賢斜對寶華巖。 秋風詩客歌芝隴,落日歸僧入翠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歌:船歌,划船時唱的歌。
  • 集賢:聚集賢人,這裏可能指聚集賢人的地方或景點。
  • 寶華巖:地名,可能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岩石或山峯。
  • 芝隴:長滿靈芝的山坡。
  • 翠嵐:青翠的山霧。

翻譯

在六曲的河流中,碧綠的潭水靜靜流淌,集賢之地斜對着風景如畫的寶華巖。秋風中,詩人們唱着關於靈芝山坡的歌謠,夕陽下,歸來的僧人走進了青翠的山霧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水間的寧靜景象。詩中,「六曲中流注碧潭」以流暢的筆觸勾勒出水流的曲折與潭水的清澈,而「集賢斜對寶華巖」則巧妙地引入了人文景觀,增添了詩意。後兩句「秋風詩客歌芝隴,落日歸僧入翠嵐」通過對詩人和僧人的描寫,展現了秋日裏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及歸隱山林的寧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