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鄭潛
棹歌聲遠幔亭空,千載滄州興味同。 今日紫陽山下客,他年人喚採芝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歌:船歌,划船時唱的歌。
  • 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這裏指亭子已經空無一人。
  • 滄州:水邊的城市,常用來指代隱居之地。
  • 紫陽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採芝翁:指隱居山林,採集靈芝的老人。

翻譯

船歌的聲音已經遠去,幔亭空無一人,千年過去了,滄州的隱逸生活依然讓人嚮往。 今日在紫陽山下的客人,將來或許會被人們稱爲採芝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棹歌聲遠」和「幔亭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的「滄州興味同」一句,既展現了對隱居生活的深情,也暗示了這種生活的美好與恆久。末句以「紫陽山下客」和「採芝翁」作結,預言了詩人未來的隱居身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隱逸生活的讚美。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