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安允恭員外雙清亭

· 鄭潛
君家好池館,水竹喜雙清。 湛湛春波淥,蕭蕭夜雨鳴。 冰壺懸翠節,玉露滴金莖。 漫笑滄洲客,長竿釣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ù):清澈。
  • 蕭蕭:形容風聲或雨聲。
  • 冰壺:比喻清澈透明。
  • 翠節:翠綠色的竹節。
  • 金莖:金色的莖,這裏指露珠在植物莖上閃耀的樣子。
  • 滄洲客:指隱士或遊子。

翻譯

你家的池塘和花園真是美極了,水和竹子都顯得格外清澈。春天池塘裏的水波清澈見底,夜晚的雨聲蕭蕭作響。清澈的水面如同懸掛的冰壺,翠綠的竹節上露珠閃爍如金。不要嘲笑那些隱居的遊子,他們用長竿在月光下悠閒地釣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池塘夜景,通過對水、竹、春波、夜雨的細膩刻畫,展現了自然的清新與寧靜。詩中「冰壺懸翠節,玉露滴金莖」一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和擬人,將自然景物賦予了生命和情感。結尾的「漫笑滄洲客,長竿釣月明」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隱逸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