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懷二首

· 管訥
客裏逢春百感生,況聽風雨過清明。 楊花總是離人恨,桃葉都非舊妾情。 小引酒杯還易醉,苦吟詩句卻難成。 不知誰是窮途者,哭似當時阮步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客裏:在外地。
  • 百感:各種感觸。
  • :何況。
  • 楊花:柳絮,常象徵離別。
  • 桃葉:桃花,這裏指代女子,暗喻舊日戀情。
  • 舊妾情:舊時的戀情。
  • 小引:稍微。
  • 苦吟:費盡心思地吟詩。
  • 窮途者:走投無路的人。
  • 阮步兵: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曾任步兵校尉,因不滿現實,常以醉酒避禍,窮途之哭是其著名的典故。

翻譯

在外地逢春,百感交集,何況聽着風雨聲度過清明。 楊花飄落總是勾起離人的恨意,桃花盛開卻不再有舊時的戀情。 稍微喝點酒就容易醉,費盡心思吟詩卻難以成篇。 不知道誰是走投無路的人,哭得像當年的阮籍一樣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異鄉逢春時的複雜情感。詩中,「楊花」與「桃葉」分別象徵離恨與舊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與對現實的無奈。後兩句則通過飲酒與吟詩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與掙扎。結尾以阮籍的典故自比,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與絕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