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圖

· 管訥
青山何處躡崚嶒,我擬幽棲久未能。 深谷雨來雲正合,大江風作水如崩。 林中短屐行相引,渡口孤航喚欲應。 今日未醒塵土夢,披圖長嘯愧孫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躡崚嶒(niè léng céng):攀登險峻的山峰。
  • 幽棲:隱居。
  • 大江:指長江。
  • 水如崩:形容水勢洶湧,如同崩塌一般。
  • 短屐:短小的木屐,常用於山間行走。
  • 孤航:孤舟。
  • 塵土夢:比喻世俗的紛擾和虛幻。
  • 孫登:三國時期魏國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繙譯

何処能攀登那青山的險峻,我本想隱居卻久久未能實現。 深穀中雨來時雲霧正濃,大江上風起時水勢洶湧如崩。 林中穿著短屐行走相引,渡口孤舟呼喚欲應。 今日仍未從塵世的夢中醒來,看著這幅山水圖,長歎一聲,愧對清高的孫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詩中,“青山”、“深穀”、“大江”等自然景象描繪得生動逼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曏往。同時,“塵土夢”與“愧孫登”的對比,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紥。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詩。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