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

· 管訥
南紀名山壯楚關,虎蹲龍伏大江灣。 登臨興在風雲外,疏鑿功存宇宙間。 二水合流通漢沔,一峯特立控荊蠻。 澗毛清薦虛祠下,惆悵何人繼克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別山:位於中國中部,橫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
  • 南紀:指南方。
  • 虎蹲龍伏:形容山勢雄偉,如虎蹲、龍伏。
  • 疏鑿:指古代的治水工程。
  • 漢沔:漢水和沔水的合稱,均流經湖北省。
  • 荊蠻:古代對楚地的稱呼。
  • 澗毛:澗水中的水草。
  • 清薦:清澈的祭品。
  • 虛祠:空無一人的祠堂。
  • 克艱:克服困難。

翻譯

在南方的名山大別山,雄壯地守衛着楚地的關隘,山勢如虎蹲、龍伏,環繞着大江的灣曲。登上山頂,興致超越了風雲之外,古代的治水功績留存於天地之間。兩條河流匯合,通向漢水和沔水,一座山峯獨立,控制着楚地。在空無一人的祠堂下,用清澈的祭品祭奠,心中惆悵,不知誰能繼續克服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大別山的雄偉景象和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虎蹲龍伏」等生動比喻,展現了山勢的險峻。詩中「疏鑿功存宇宙間」一句,既表達了對古代治水英雄的敬仰,也體現了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讚美。結尾的「惆悵何人繼克艱」則抒發了對後繼無人的憂慮,增添了詩的深沉意味。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