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遊篇一首

遊必之沃野,陟必遵丹山。 聽鳥挾文鳳,息木依琅玕。 毋嘯有靈覯,轅臺任好攀。 遠茲猛虎跡,高風那可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沃野:肥沃的田野。
  • :登高。
  • 丹山:紅色的山,常指仙境。
  • :攜帶。
  • 文鳳:有文采的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琅玕:láng gān,傳說中的仙樹,果實似珠。
  • 靈覯:líng gòu,指神靈的出現。
  • 轅臺:古代帝王巡遊時所登的臺。
  • :排列,這裏指停留。

翻譯

遠行必須去到肥沃的田野,登高必定沿着紅色的仙山。 聆聽鳥兒攜帶着文采斑斕的鳳凰,在仙樹下休息依偎着琅玕。 不要呼嘯,以免神靈出現,隨意攀登帝王的轅臺。 遠離那些猛虎的蹤跡,高處的風景如此美好,怎能停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遠遊仙境的畫面,通過「沃野」、「丹山」、「文鳳」、「琅玕」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景緻的嚮往和對神靈的敬畏。詩中「聽鳥挾文鳳,息木依琅玕」一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仙境圖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神話的融合之美。結尾「遠茲猛虎跡,高風那可班」則抒發了詩人不願停留,渴望繼續探索高遠境界的情懷。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