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吳越東風起,江南路,芳草綠爭春。倚危樓縱目,繡簾初卷,扇邊寒減,竹外花明。看西湖、畫船輕泛水,茵幄穩臨津。嬉遊伴侶,兩兩攜手,醉回別浦,歌遏南雲。 有客愁如海,江山異,舉目暗覺傷神。空想故園池閣,卷地煙塵。但且恁、痛飲狂歌,欲把恨懷開解,轉更銷魂。只是皺眉彈指,冷過黃昏。
拼音

所属合集

#風流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流子:詞牌名。
  • 吳越:古代地域名,大致包括現在的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這裏指江南地區。
  • 危樓:高樓。
  • 倚危樓縱目:靠着高樓極目遠望。
  • 繡簾:華麗的簾子。
  • 扇邊寒減:天氣漸暖,扇子帶來的寒意減少(暗示春天到來)。
  • ****茵幄(yīn wò):茵,墊子;幄,帳幕。這裏指華麗的帳幕,形容遊船的裝飾。
  • 臨津:靠近渡口。
  • 別浦:河流分支處的水口。
  • 歌遏(è)南雲:歌聲高入雲霄,使飄動的雲彩也停住了。遏,阻止。
  • ****恁(nèn):如此,這樣。
  •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歡樂,這裏指傷心到了極點。
  • **皺眉彈指:形容愁思的樣子。

翻譯

吳越之地東風吹拂,江南的道路上,芳草萋萋,爭着迎接春天的到來。我倚靠在高樓上極目遠眺,華麗的簾子剛剛捲起,扇子邊已感覺寒意減輕,竹林外花兒明豔照人。看那西湖上,畫船輕輕漂浮在水面,華美的帳幕穩穩地停靠在渡口。那些遊玩的伴侶,兩兩攜手,醉意朦朧後從別的水口返回,他們的歌聲高亢,彷彿能阻遏南邊飄動的雲彩。 有個遊子憂愁如海,如今山河已變,舉目四望暗暗感覺傷心。心中空自思念故園的池臺樓閣,如今那裏已被戰亂的煙塵席捲。只能就這樣盡情痛飲、放歌,想要把滿懷的愁恨解開,卻反倒更加傷心難過。只能皺着眉頭、輕輕彈指,就這樣冷冷清清地度過黃昏。

賞析

這首詞上闋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日的遊樂圖。詞人通過東風、芳草、繡簾、畫船等一系列意象,展現出江南春天生機勃勃、熱鬧歡快的景象,用詞細膩生動,將自然風光與人們的輕鬆遊樂融合,營造出美好愜意的氛圍。下闋畫風一轉,詞人直抒胸臆,點明自己「愁如海」的心境。「江山異」三字道盡了家國之變的滄桑,因爲山河已不再是從前的模樣,望着眼前截然不同的景象,怎能不傷感。對故園的空想,現實中痛飲狂歌卻無法消愁,更顯無奈與哀傷。「皺眉彈指,冷過黃昏」通過細節描寫,刻畫了詞人在孤獨愁緒中度過漫長黃昏的落寞形象。整首詞將江南春光的明媚與詞人內心的哀愁形成強烈對比,深刻表達了詞人對故園的思念以及面對家國之變的沉痛心情 。

朱敦儒

朱敦儒

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祕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爲“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