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酒壺空,歌扇去。獨倚危樓,無限傷心處。芳草連天雲薄暮。故國山河,一陣黃梅雨。 有奇才,無用處。壯節飄零,受盡人間苦。欲指虛無問徵路。回首風雲,未忍辭明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蘇幕遮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歌扇:歌舞時用以助 興的扇子。此處指代往日的歡樂生活。
  • 危樓:高樓。(wēi lóu)
  •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bó mù)
  • 壯節:高尚的節操。(zhuàng jié)
  • 虛無:指天空、天 際,亦指虛幻的境界或道。

翻譯

酒壺已經空了,歌扇也不知去向。我獨自一人倚靠在高樓上,心中滿是無盡的傷心。芳草連着天邊,暮雲低垂。遙想故國的山河,此刻正籠罩在一陣黃梅雨之中。

我雖有非凡的才能,卻沒有施展的地方。高尚的節操已然飄零,在人間受盡了種種苦難。想要指向高遠的天際詢問前行的道路。回首往昔的風雲歲月,心中實在不忍心辭別賢明的君主。

賞析

這首詞情感沉鬱頓挫,寄寓了作者諸多感慨。上闋通過 「酒壺空,歌扇去」 營造出一種繁華不再、孤寂哀傷的氛圍,「獨倚危樓」 的詞人面對 「芳草連天雲薄暮」 的景象,觸景生情,「故國山河」 四字將他對故土的深深眷戀和憂慮之情托出,「黃梅雨」 更增添了幾分悽迷哀愁。下闋則直抒胸臆,「有奇才,無用處」 直白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壯節飄零」 道盡人生坎坷、理想破滅之痛;「欲指虛無問徵路」 體現他在困境中對前途的迷茫;「回首風雲,未忍辭明主」 又流露出他對君主、對國家仍存的那份眷戀和忠誠。全詞情景交融,將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思融爲一體,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動盪時代中士人的心態與痛苦,具有濃烈的悲劇色彩與深沉的感染力。

朱敦儒

朱敦儒

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祕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爲“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