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 記遊

障羞羅扇,花時猶記,這邊曾見。曲錄欄杆,玲瓏窗戶,也都尋遍。 兩峯依舊青青,但不比,眉梢平遠。第一難忘,重來崔護,去年人面。
拼音

所属合集

#白香詞譜

注釋

者邊:這邊。 曲錄:刻木成曲折形。 玲瓏:指窗格雕成花形圖案空明透亮的樣子。 重來二句:唐人孟棨《本事詩》載,詩人崔護,清明日往都城南郊踏青,酒渴,向一村中女求飲。村女開門納崔進室,送以杯水。女美,眉目含情。崔歸,明年清明覆往,門牆如故,然女已鎖門他往。崔悵然,題詩於門:“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賞析

這也許是一首懷念昔日情人的作品。情人是誰,不得而知。他們曾在某年的春日相會過,他們曾一起倚着曲欄傾訴衷腸,曾在雕花窗下喁喁而語;她手執團扇,輕掩朱脣,臉上紅潮滾滾。如今舊地重遊,舊蹤尋遍,卻“人面不知何處去”。遠山依然青青,像她的蛾眉,哦不,遠山怎及她雙眉秀長含情。他對她的思念是那麼銘心刻骨,終身難忘。這景象彷彿就是崔護當年“桃花人面”故事的重演。詞通篇在帶着苦澀滋味的回憶中展開,一往情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障羞羅扇: 古代女子遮面的絲質扇子,用來遮掩羞澀或避暑。
  • 花時: 指春天花開的時節。
  • 曲錄欄杆: 彎曲的欄杆,可能是指園林中的迴廊或欄杆。
  • 玲瓏窗戶: 清晰透亮的窗戶,形容房屋裝飾精緻。
  • 崔護: 唐朝詩人,以《題都城南莊》一詩聞名,詩中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之句,後成爲「人面桃花」的典故。
  • 平遠: 風景畫的一種構圖法,指畫面開闊,遠近層次分明。

翻譯

在那個花朵盛開的季節,我還記得曾經在這邊看到過那把遮羞的羅扇。沿着彎曲的欄杆,探索那些精緻的窗戶,我都一一找過。眼前的兩座山峯依然青翠,只是它們的秀美不再像去年那樣,如同眉梢般遙遠而清晰。最令人難忘的是,當我再次來到這裏,就像崔護重訪桃花源,心中懷念的是去年那位美麗的面龐。

賞析

這首詞是朱彝尊回憶往昔遊歷之作,通過對景物的細緻描繪和典故的巧妙引用,表達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深深懷念。"障羞羅扇"和"花時"營造出了一種溫馨、明媚的氛圍,而"曲錄欄杆"和"玲瓏窗戶"則展示了園林的雅緻。作者以崔護的故事暗喻自己的情感,通過"去年人面"表達了對舊日相識的思念。整首詞語言清新,意境優美,流露出淡淡的感傷與追憶之情。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南朱北王”);作詞風格清麗,爲“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爲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的《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