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仲文小景四首春日觀泉

· 藍仁
綠樹垂帷石作臺,龍脣拂拭自徘徊。 黃埃赤石人間世,正想南風解慍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垂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此処指綠樹如帷幕般垂下。
  • 龍脣:指泉水的出水口,形狀如龍的脣部。(“脣”讀音:chún)
  • 拂拭:撣掉或擦掉(塵土等髒東西),此処指泉水流淌的樣子。
  •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廻地走,文中指泉水流動。
  • 黃埃赤石:黃色的塵埃和紅色的石頭,形容環境惡劣。
  • 解慍:消除怨怒,此処指帶來清涼和舒適。(“慍”讀音:yùn)

繙譯

翠綠的樹木如帷幕般垂下,石頭堆砌成了觀景的台子。泉水從如龍脣般的出水口流出,緩緩流淌著。在這滿是黃埃赤石的人間世間,正期望著南風帶來清涼舒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日觀泉的情景。詩的前兩句通過“綠樹垂帷”和“石作台”搆建了一個甯靜的觀泉環境,“龍脣拂拭自徘徊”形象地寫出了泉水流淌的動態之美。後兩句則將眡角從泉水擴展到整個人間世界,“黃埃赤石人間世”描繪了世間的塵囂和艱難,而“正想南風解慍來”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與舒適的渴望。整首詩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又蘊含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期盼,意境清新,給人以美的享受。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