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尹明府遇夫宴集因憶何少卿治象樑憲副公濟

· 謝榛
天寒地主見情親,雉堞參雲雁塞鄰。 十載別懷今夜酒,數莖短髮舊遊人。 雪庭照席輸明月,凍樹垂花像早春。 遙憶二君尋白社,方知歲暮有鬆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雉堞(zhì dié):城上排列如齒狀的矮牆。
  • :古代城牆上掩護守城人用的矮牆。
  • 雁塞:泛指北方邊塞。
  • 白社: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處。

翻譯

天氣寒冷,但主人情意深厚讓人感到親切,高聳的城牆與雲相接,這裏與北方邊塞相鄰。十年的分別之情在今夜的酒中得以抒發,我這舊友已有些許短髮。雪落在庭院中,照得席面如明月般明亮,凍住的樹上垂下的冰花像是早春的景象。遠遠想起二位友人在尋找隱士居所,才明白歲末之時仍有松柏般堅貞的氣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夜在尹明府家中宴集的情景,以及詩人對舊友的懷念和對他們品性的讚美。詩的首聯通過描寫寒冷的天氣和高聳的城牆,烘托出一種壯闊的氛圍,同時也表現出主人的熱情。頷聯則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多年後,在今夜借酒抒懷的情感,以及時光流逝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跡。頸聯以雪庭和凍樹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而美麗的氛圍,增強了詩的意境。尾聯遙想二位友人尋找隱士居所,藉此讚美他們具有像松柏一樣堅貞的品性。整首詩情景交融,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富有意境。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