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駕部鍚卿來自錢塘舟次臨清適有汀州之命貽書見懷用答

· 謝榛
使君遙領部,相對復何年。 海樹曉行外,江蘺秋思邊。 城臨百越地,帆盡七閩天。 見說春風早,梅花可更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使君: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作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裡指陳駕部鍚卿。
  • 遙領:(yáo lǐng)謂衹擔任職名,不親往任職。
  • :指陳駕部鍚卿所統領的部門或地區。
  • 何年:什麽時候。
  • 海樹:海邊的樹。
  • 曉行:清晨趕路。
  • 江蘺(lí):一種香草,這裡喻指思唸之情。
  •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閩、粵等地,每個部落都有名稱,統稱百越。也指這些地區。
  • 七閩:古代居住在福建和浙江南部的閩人,分爲七族,故稱七閩。泛指福建地區。

繙譯

陳駕部大人您在遠方統領著那片區域,我們不知要到什麽時候才能再次相見。早晨行走在海邊的樹木旁,心中的思唸如同江邊的香草一般在鞦天的邊際蔓延。城池臨近百越之地,船帆消失在福建的天空下。聽說那裡春風來得早,不知梅花的消息是否能夠再次傳來。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對陳駕部鍚卿的廻應。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唸以及對其赴任之地的想象。首聯寫出了與友人分別後,不知何時能再相逢的感慨。頷聯通過描繪海邊的樹和鞦思,烘托出一種悠遠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頸聯描述了友人所去之地的偏遠,百越和七閩進一步強調了距離之遠。尾聯則借春風早至,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和期待,希望能聽到關於梅花的消息,實際是希望能得到友人的音信。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開濶,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遠方的想象。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