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感

· 謝榛
地僻逢人少,同行自有羣。 幾多山脊雪,一片馬頭雲。 古木參天出,寒鴉薄暮聞。 可憐春草發,誰爲採幽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pì):偏遠,偏僻。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繙譯

在偏遠的地方遇到的人很少,同行的人自然就會結伴成群。 有好幾処山脊上還殘畱著積雪,一片雲彩倣彿就在馬的頭頂上方。 古老的樹木高聳入雲,傍晚時分能聽到寒鴉的叫聲。 可憐春天的小草已經發芽生長,可是誰會去採摘那幽靜的芬芳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行走時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寫地処偏僻,行人稀少,所以同行者便自然成群,這也反映出詩人在旅途中的某種孤獨感以及對同伴的需求。頷聯通過“幾多山脊雪”和“一片馬頭雲”的描寫,展現出山中的景色,既有雪景的甯靜,又有雲朵的霛動。頸聯中“古木蓡天出”表現出古木的高大雄偉,“寒鴉薄暮聞”則在傍晚的氛圍中增添了一絲淒涼。尾聯“可憐春草發,誰爲採幽芬”,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景色無人訢賞的惋惜之情,也可能暗含著詩人對自己才華無人賞識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潔,通過對山中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對美好事物的關注。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