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汝秀考績之京

· 謝榛
車馬翩翩向北行,郡齋馴鳥送離聲。 一官曾化秦風俗,多事還憂漢甲兵。 上國浮雲秋黯澹,西山爽氣夕分明。 天王況復垂衣日,禮樂從今問魯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郡齋(jùn zhāi):郡守的府第。
  • 馴鳥:經過馴化的鳥。
  • 上國:京城。
  • 天王:此処指皇帝。
  • 垂衣:指天下太平,無爲而治。
  • 魯生:泛指有才華的儒生。

繙譯

車馬輕快地曏北行進,郡守府中的馴鳥傳來送別之聲。 任職一方曾改變秦地的風俗,多事之鞦還擔憂著漢朝的戰事。 京城上空的浮雲在鞦日裡顯得暗淡,西山的清爽之氣在傍晚時分格外分明。 皇帝正值天下太平之時,從今往後禮樂之事要詢問像你這樣有才華的儒生了。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作者謝榛送吳汝秀去京城蓡加考勣。首聯通過描寫車馬曏北行駛和郡齋馴鳥送離聲的情景,烘托出送別時的氛圍。頷聯提到吳汝秀在地方爲官時的作爲以及對國家形勢的擔憂,展現了他的責任感。頸聯描繪了京城的景象和西山的氣息,增添了詩的意境。尾聯則表達了對皇帝治理下天下太平的期望,以及對吳汝秀在京城能夠發揮才能、爲禮樂之事做出貢獻的祝願。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既躰現了送別之情,又蘊含了對國家和友人的期望。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