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進士子繩謫建陽少尹

· 謝榛
長亭別酒見平生,越水吳山去國情。 欲採江蘺何處泊,一帆秋雨聽潮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亭:古時設在城外路旁的亭子,多作行人歇腳用,也是送行分別的地方。
  • 越水吳山:指古代的越國和吳國,這裡泛指江南地區的山水。“越”讀音爲“yuè”,“吳”讀音爲“wú”。
  • 江蘺:一種香草,古時常被文人用來象征美好的品德或情感,也可借指思唸之情。
  • :停船靠岸。

繙譯

在長亭置酒餞別,才真正見識到這人世間的種種離別情狀。友人將前往江南地區,此去滿是離國別家的憂愁。想要採摘江蘺香草,卻不知船應停泊何処,在這鞦雨之中,衹能在一帆孤舟上聽著那潮水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情感真摯深沉。首句“長亭別酒見平生”,在長亭設酒送別,一個“見平生”寫出了離別的不捨和對人生離別的感慨。“越水吳山去國情”,點明友人將去的地方是江南,“去國情”則烘托出離鄕的憂愁。後兩句“欲採江蘺何処泊,一帆鞦雨聽潮聲”,通過“欲採江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唸之情,而“何処泊”又透露出一種迷茫和不確定,最後以“一帆鞦雨聽潮聲”的畫麪,渲染出孤寂、淒涼的氛圍。整首詩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將離別之情、思鄕之愁和對友人前途的擔憂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