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以時復遊都下

· 謝榛
亂後相逢日,論交半已非。 謀生雙鬢改,感舊十年歸。 帆落煙中浦,琴鳴竹裏扉。 重來傍燕市,霜露滿秋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下:京都,京城。
  • 論交:談論交往,這裡指朋友間的情誼。
  • (pǔ):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
  • (fēi):門。
  • 燕市:指燕京,現在的北京。

繙譯

戰亂之後再次相逢的日子,發現朋友間的情誼多半已不複從前。 爲了生計奔波使兩鬢斑白改變,感慨舊情十年後才歸來。 船帆落下在菸霧籠罩的水邊,琴聲在竹林中的屋門裡響起。 再次來到京城燕京的附近,鞦霜寒露沾滿了鞦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戰亂後與友人重逢的情景,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亂後相逢”和“論交半已非”,表現出戰爭對人們生活和情誼的影響。頷聯則從自身的角度,描述了爲生計奔波而導致的容顔變化和多年後歸來的感慨。頸聯以景襯情,通過“帆落”“琴鳴”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悠遠、甯靜的氛圍,同時也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尾聯“重來傍燕市,霜露滿鞦衣”,進一步強調了時過境遷的感受,以及詩人心中的淒涼。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情感真摯,深刻地反映了戰亂後的社會現實和人們的內心世界。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