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乘月下懷遠江作

· 藍智
清風碧樹轉千峯,疏雨殘雲淨晚空。 銀漢楂回烏鵲月,石門帆送鯉魚風。 一時詩興來天外,半夜秋聲起夢中。 絕似黃州遊赤壁,翩翩孤鶴渡遼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漢:指銀河。(「銀」讀音:yín;「漢」讀音:hàn)
  • 楂(zhā)回:樹楂在水中迴旋。這裏指船在銀河中行駛,像樹楂迴旋一樣。
  • 烏鵲:指喜鵲。傳說農曆七月初七,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
  • 鯉魚風:九月風。這裏指秋風吹動船帆。
  • 黃州遊赤壁:指蘇軾被貶黃州時遊赤壁的事。

翻譯

清涼的風拂過碧綠的樹木,轉過千座山峯,稀疏的雨和殘餘的雲,將夜晚的天空洗淨。船在銀河中像樹楂迴旋,月亮照着烏鵲,石門處的帆船迎着九月的秋風前行。忽然間詩興從天邊涌來,半夜裏秋聲在夢中響起。這情景絕像蘇軾在黃州遊赤壁時的情景,如那翩翩孤鶴飛過遼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夕夜晚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受。詩的前兩句通過「清風」「碧樹」「千峯」「疏雨」「殘雲」「晚空」等意象,營造出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銀漢楂回烏鵲月,石門帆送鯉魚風」,富有想象力地將船行銀河與七夕的傳說相結合,增添了神祕的色彩。「一時詩興來天外,半夜秋聲起夢中」,則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情境下,詩興大發,同時也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最後兩句,詩人以蘇軾遊赤壁作比,表現出一種超脫、曠達的心境,也使整首詩的意境得到了昇華。全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藍智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藍仁弟。元末與兄往武夷師從杜本,絕意科舉,一心爲詩。明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以清廉仁惠著稱。其詩清新婉約,與兄齊名。有《藍澗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