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汪思原耕讀軒

· 藍智
南山多白雲,中有幽人廬。 稽古志高尚,治生遂閒居。 晨耕隴上田,夕詠窗間書。 筋力豈不疲,性情聊自舒。 嘉苗雨露深,蠹簡塵埃餘。 耒耜慕伊稷,絃琴誦唐虞。 鳥鳴布穀晚,螢聚下帷初。 播殖乃有穫,研覃諒非迂。 三冬編屢絕,卒歲瓶可儲。 樂哉耦耕人,允矣君子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稽古:考察古事。讀音爲:(qǐ gǔ)
  • 閒居:避人獨居。讀音爲:(xián jū)
  • 耒耜(lěi sì):古代耕地翻土的農具。
  • 伊稷:伊尹和后稷,伊尹是商朝開國元勳,后稷是周族始祖,二人皆是古代的聖賢。
  •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並稱,是古代的聖王。
  • (tán):深廣。
  • 耦耕:兩人並耕。

翻譯

南山上有許多白雲,其中有隱士的房屋。 他考察古事,志向高尚,通過經營生產而過着悠閒的生活。 早晨在田壟上耕種,夜晚在窗前吟詠書籍。 體力難道不會疲憊嗎?但心情性情可以自我舒緩。 美好的禾苗得到雨露的滋潤,書籍因爲長久不用而佈滿塵埃。 他仰慕伊尹和后稷,使用耒耜耕種,彈奏絃琴歌頌唐堯和虞舜。 鳥兒在傍晚布穀鳴叫,螢火蟲在剛剛放下的帷幕邊聚集。 播種種植就會有收穫,深入研究思考確實不是迂腐的行爲。 冬天編書多次中斷,年終時瓶子可以儲存糧食。 快樂的是那一同耕作的人,確實是君子式的儒者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耕讀之人的生活場景和內心世界。詩的開頭通過「南山多白雲,中有幽人廬」,爲讀者展現出一個寧靜、清幽的環境,暗示了主人公的高雅品性和隱居生活。接下來,詩人詳細描述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包括晨耕暮讀,體現了他既勤勞又有文化修養的特點。「筋力豈不疲,性情聊自舒」這句,表現了主人公雖然勞作辛苦,但內心卻能得到慰藉和滿足。詩中還提到了主人公對古代聖賢的敬仰,以及他對農耕和文化的重視。「鳥鳴布穀晚,螢聚下帷初」這一描寫,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自然的美感。最後,詩人強調了耕耘與收穫的關係,以及主人公作爲君子儒的典範形象。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傳達了一種對耕讀生活的讚美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藍智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藍仁弟。元末與兄往武夷師從杜本,絕意科舉,一心爲詩。明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以清廉仁惠著稱。其詩清新婉約,與兄齊名。有《藍澗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