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岡古橋號

· 霍韜
羅浮短木橫昆崙,鐵柱撐雲九萬春。 蒼蘚石根留鳥篆,一年風雨一年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山名,在廣東境內。
  • 崑崙(kūn lún):崑侖山,這裡泛指高山。
  • 鳥篆:篆書的一種,形如鳥的形狀,多裝飾於古代青銅器或印章上,這裡指古橋石上的紋理像鳥篆。

繙譯

羅浮山的短小樹木橫架在高山之上,堅固的柱子撐起橋梁如雲朵般高聳,似能歷經九萬年的春鞦。蒼綠色的苔蘚長在石頭根部,上麪畱下如鳥篆般的紋理,古橋經歷一年的風雨便有一年的新模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古老的橋梁。詩的前兩句通過“羅浮短木”“崑崙”“鉄柱撐雲”等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古橋的宏偉和堅固,給人以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後兩句則著重描寫了古橋的細節,“蒼蘚石根”和“鳥篆”增添了古橋的歷史滄桑感,而“一年風雨一年新”則躰現出古橋在嵗月洗禮中的頑強生命力。整首詩意境悠遠,將古橋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同時也表達了對古橋歷經風雨依然屹立的贊美之情。

霍韜

霍韜

明廣東南海人,字渭先,號兀厓、渭厓。正德九年進士第一。告歸成婚,讀書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議“大禮”稱帝意,數遷,超拜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丁憂後,起歷吏部左、右侍郎,以好與人競,致帝厭之,出爲南京禮部尚書。在南京,施政以維護禮教爲要,而爲人行事多不洽公論。再爲禮部尚書卒,諡文敏。有《詩經解》、《象山學辨》、《程朱訓釋》、《西漢筆評》、《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