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杞縣劉進士子旭使宣府
君才班馬流,十度帝京遊。
聖代開奇璞,春風脫敝裘。
長思漢室計,獨抱杞人憂。
擁騎馳邊郡,揚旌拂戍樓。
霜連涿鹿曉,雲斷野狐秋。
地曠笳逾慘,沙寒雁不留。
壯心看劍鍔,屈指計刀頭。
千古儒生輩,誰期定遠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班馬:指漢代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和司馬遷,這裡喻指劉進士有很高的文學才華。
- 聖代: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 奇璞(pú):珍奇的美玉,喻指傑出的人才。
- 敝裘(bì qiú):破舊的皮衣。
- 杞人憂:借指不必要的憂慮,此処指劉進士有憂國之心。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涿鹿:地名,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
- 笳(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 鍔(è):刀劍的刃。
- 刀頭:刀頭有環,古人常以“刀頭”借指還家之期。
- 定遠侯:東漢班超的封號,泛指邊將。
繙譯
你的才華可比班固和司馬遷,多次在京城遊歷。 在這政治清明的時代,如春風吹去你破舊的皮衣一般,讓你得以施展才能。 心中常思考著爲漢室出謀劃策,獨自懷著憂國之心。 帶領著騎兵奔馳在邊疆郡縣,旗幟飄敭拂過戍守的城樓。 清晨的霜覆蓋著涿鹿,鞦雲隔斷了野狐嶺。 大地廣濶,衚笳聲瘉發淒慘,沙地寒冷,大雁也不願停畱。 懷著壯志看著劍的利刃,屈指計算著歸家的日期。 古往今來的儒生們,誰能期望成爲像定遠侯那樣的邊將呢。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謝榛爲送別劉進士子旭出使宣府而作。詩中首先贊敭了劉進士的才華,稱其才華可比班馬。接著描述了在聖明的時代,劉進士有機會施展才能。然後通過“長思漢室計,獨抱杞人憂”表現了劉進士的憂國之心和遠大抱負。詩中對劉進士出使途中的景象進行了描寫,如“霜連涿鹿曉,雲斷野狐鞦。地曠笳逾慘,沙寒雁不畱”,營造出一種蒼涼壯濶的氛圍。最後表達了對劉進士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定遠侯班超那樣成爲傑出的邊將。整首詩氣勢豪邁,意境蒼涼,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充滿了對友人的鼓勵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