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人日懷雲鬆

· 藍仁
七日始爲人,寒風未似春。 長吟呵筆久,獨坐擁爐頻。 仙茗烹鬆雪,山醅漉葛巾。 如何巷南北,偪側不相親。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
  • 呵筆:用口吹暖氣使筆解凍,以便書寫。(呵:hē)
  • 鬆雪:用松花煮的茶。
  • 山醅(pēi):山中人家釀的酒。
  • (lù):過濾。
  • 葛巾:用葛布製成的頭巾,這裏代指葛布。
  • 偪側(bī cè):狹窄,迫促。

翻譯

正月初七纔算是人日,寒風依然凜冽,不似春天般溫暖。我長久地吟詩,呵着筆以便書寫,獨自一個人常常擁着爐火。用松花煮成香茶,用山中人家釀的酒過濾葛布。爲何巷子南北如此狹窄迫促,讓人不能親近往來呢?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藍仁在人日這一天懷念雲鬆之作。詩的首聯通過「寒風未似春」點明瞭時節的特點,雖已到人日,但春天的氣息尚未濃郁。頷聯描寫了詩人呵筆長吟、獨擁爐火的情景,表現出一種孤獨與沉思的氛圍。頸聯中「仙茗烹鬆雪,山醅漉葛巾」,描繪了詩人煮茶飲酒的生活場景,富有情趣。尾聯則由個人的情境轉而感慨巷子的狹窄,使人不能自由親近往來,或許也暗含着詩人對某種隔閡或不暢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通過對人日景象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生活的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